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今日立夏。在陌上花所处的南方,昨天还是高达35度的艳阳天,今天立刻变了脸,下起了瓢泼大雨,温度也瞬间降了十度。

对于老百姓来说,这场大雨下得可真是太及时了,才入5月温度就飙到了三十度以上,如果持续下去,也就是意味着今年的酷暑要多热上一个多月。幸好一场大雨将温度降了下来,让气温恢复到了五月惯有的样子。

这场雨,对于农民来说,就更是一场及时雨了,如果不是这场雨,很多农事都会错过,就该应了那句老俗语“立夏不下,高挂犁耙”。

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“立夏不下”是指立夏这天不下雨,“高挂犁耙”是指将耕地翻土用的工具犁耙收好不用了。

农谚中的犁耙实际上是犁和耙两种传统农用工具。犁是用来把地翻开的,主要是配合耕牛一起使用。耙是用来把土弄碎的,有很多钉齿,类似于猪八戒的那把九齿钉耙。

两种通常会结合起来用,在用犁深翻土地后,再用耙将表层大块的土块耙碎。有手持的耙,也有挂在耕牛身上由耕牛拖动使用的耙。以往农民忙过一季,暂时不需要再用到犁、耙的时候,都会将它收拾干净挂起来。

而立夏时节,高挂犁、耙,那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。农谚有云“过罢谷雨到立夏,农民动犁又动耙”,从谷雨到立夏的这段时间,正值夏种季节,这个时候,农民翻地,正是要大量用到犁、耙的时候。此时高挂犁、耙,不用它们,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那为什么立夏这天如果不下雨,农民就要将犁、耙收起来了呢?其实这话的实际意思就是指立夏天不下雨,是不适合翻地耕种的。

不过呢,有一点要说明的是:“立夏不下”,倒并不是非得是不早不迟,正好是立夏这一天,而是指临近这个节气的前后几天。

只是,古人对于二十四节气是非常重视的,一个节气往往就代表了一个时间段的天气状况,而在以往靠天吃饭的年代,这个天气状况又左右着农事活动及农业收成,所以流传下来的跟节气有关的农谚是数不胜数。

露天花生、春玉米、棉花、北方春大豆种植,以及南方早稻插秧等大致都是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,正值立夏前后这段时间。这时候的雨量关乎这些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成活率。

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在古代,给庄稼浇水,靠的主要是自然降雨,如果立夏前后缺雨,土壤干旱,即使将农作物播种下去,也会因缺少水分而死亡,倒不如索性不种,免得又费人工又费种子。而且农谚还说“过了立夏不播种,过了处暑不栽秧”,可见立夏之后如果还没翻地播种,那这一季就算耽搁了,犁、耙也用不上了,好收起来了。

虽说现在,可以利用机械化手段,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浇灌方式。但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,自然降雨也仍是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。所以这立夏前后下雨与否,雨量多少,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,它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春耕春种。

听村里的老农说,立夏过后就进入了雨季,按经验,通常立夏这天下雨,就预示着接下来雨量充足。如果当天天晴,很有可能接下来就要干旱了。而立夏过后,农作物都进入了生长旺盛期,对水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,所以农户们年年都盼着这一天能下雨。

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不过,立夏前后下雨也并不是多多益善,凡事都有个度,过犹不及。雨量正好,那它就是场及时雨,雨量太多,那就成涝灾了。

如果雨量过多,田间积水,那种下去的农作物极易沤根而腐烂,导致植株死亡,有些甚至连芽都发不出来。

而且,农谚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,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方天气情况差别明显,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和种类也是各有不同,有些地方的庄稼还就盼着立夏前后这段时间能天晴,相关的农谚有“立夏十天旱,农民吃饱饭”。

就拿冬小麦来说,此时正值越冬小麦扬花时期,这个节骨眼。雨量稍一多,就会冲掉花粉,直接影响后期产量和质量。而且连日阴雨,也容易导致小麦赤霉病高发。农谚“风扬花,饱塌塌;雨扬花,秕瞎瞎”、“寸麦不怕尺水,尺麦却怕寸水”、“立夏前后连阴天,又生蜜虫(麦蚜)又生疸(锈病)”等都是在说立夏前后降雨太多不利于麦子生长。

犁耙的意思是什么(犁耙是干什么的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qibo_seo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