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01、引言

不玩虚的,直接上美女——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漂亮吧,法兰西的玫瑰,苏菲·玛索。你可能会脱口而出:

  • 这姑娘真是貌若西施啊。

这才开胃菜呢,再来一个绝色的——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,张梓琳,是不是感觉把她比作西施,有点委屈她了。

那比作谁更合适呢?不好找了……在中国人心目中,西施已经是美的巅峰了。所以呢,我们只好说——

  • 这姑娘比西施还美。

接下来问题就来了:这句话是不是比喻?

我们印象中的比喻,一般是:A像B。

比如“貌若西施”,是指A和B的颜值相当。

而“比西施还美”,说明二者的颜值拉开了距离,或者说“不像”了。

都“不像”了,还是比喻吗?

02、强喻

“比西施还美”,意思是说:她的美,以西施为下限,并且上不封顶,从而给人无限遐(瞎)想空间。

这个修辞效果,比“貌若西施”更加强烈。因此我们也把它视作比喻!

这种比喻,有个专门的名称,叫做强喻。顾名思义,比强的更强。

我们来看更多强喻的例子——

  • 饭后一支烟,赛过活神仙。
  • 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
  • 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  • 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大侠郭靖的先人,梁山好汉郭盛,绰号“赛仁贵”,意思是说他的武功赛过薛仁贵,这是很明显的强喻。

通过以上例子,我们可以看出,强喻的感情色彩一般是褒义的、正面的:喻体已经够好的了,本体比它更好。

03、弱喻

有强喻,自然就有弱喻。顾名思义,是指比弱的更弱。比如:

  • 这姑娘比东施还丑。

弱喻的感情色彩一般是贬义的、负面的,比差的更差。

更多案例如下:

  • 我的生活没指望了,连狗都不如!(契诃夫《凡卡》)
  • 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,何等惭愧。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,还差得很远很远。(鲁迅《狂人日记》)

04、较喻和等喻

强喻和弱喻,都是对本体和喻体相关指标的“大小”进行比较。这类比喻,我们统称为较喻。

相应的,此前我们熟知的“A像B”这种比喻,就叫做等喻。这个“等”,当然是“约等于”。

较喻,可以理解为对比喻进行分类的一个角度,就是从本体喻体的“大小”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和分析比喻。

等喻的“等”,也是一种比较关系,因此我们也可以把“等喻”视作较喻的一个子类。

研究较喻有什么意义呢?当你找不到“分量”相当的喻体时,不妨把思路拓展一下,给本体找一个下限或者上限作为喻体,同样可以到达很好的修辞效果。

05、小游戏

试问以下这个比喻是强喻还是弱喻?

  • 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答案似乎没那么简单。因为“瘦”是好(褒)还是坏(贬),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人,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。

如果搁在以胖为美的唐朝,这个比喻当然是弱喻。

但在当今这个时代,你对一位女士说:“瞧瞧你,人比黄花瘦。”

她心里肯定美滋滋的:“是吗?可我这胳膊,还是粗了点。”

在追求骨感美的当代女性眼里,“人比黄花瘦”恐怕要算强喻了。

06、拓展

目前学术界对较喻的研究,差不多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。

但是,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
强喻是“比好的更好”,弱喻是”比差的更差”。那根据排列组合的思想,我们自然要问——

比好的更差,是个什么情况呢?比如:

  • 她比西施难看。

比差的更好,又是个什么情况呢?比如:

  • 她比东施好看。

以上这两句呢,叫做正确的废话。因为绝大多数芸芸众生,都是相貌平平,一般都比西施难看,比东施好看。

由这两句话去推断“她”的颜值范围,太宽泛了,不够精准,难以给人深刻印象,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修辞效果。

07、较喻+数学

文科的学问,大都靠“悟”,总给人想哪儿说哪儿、不够系统和严谨的感觉。

能不能改变一下呢?为了全面深入地探讨较喻,我们不妨借助一下数学工具。

别怕,就是初中数学中的数轴,一般人都懂。如下图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以上数轴上的数值,是人类女性的颜值,从左到右,颜值逐步递增。中间这个原点的值为0,代表世界女性的平均颜值,也是美丑的分界点。

极右这边,是西施;极左这边,是东施。二者分别代表美和丑的两个极端。

我们先看看,“貌若西施”的本体在数轴的哪个位置?这是一个等喻,属于定性描述,本体的颜值只要跟西施“约等于”即可,因此不是一个“点”,而是在西施颜值左右浮动的一段区间,如下图所示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这个区间不大,所以这句话描述的形象相对比较精确,能够给人深刻印象。

再来看看,“比西施还美”,在哪里?如下图所示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这句话也是定性描述,因此跟“貌若西施”有一小块交叉地带。颜值超过西施的美女,非常稀有,这个区域近乎无人区。所以这句话描述的形象也比较精确,也能给人深刻的印象。

由上图可以看出,“貌若西施”的取值范围,是封闭的,左右浮动的余地很有限。而“比西施还漂亮”,则上不封顶,是敞口的。

前面提到了,“比西施难看”,颜值范围太宽泛,如下图,左边一大片都是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同样,“比东施漂亮”,颜值范围也太宽泛,如下图,右边一大片都是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颜值范围太宽泛,“她”的形象就很模糊,很难“立”起来。所以以上这两种描述,就没有什么修辞意义。

有没有办法把范围缩小呢?

08、近朱喻和近墨喻

我们看看这一句:

  • 这姑娘真漂亮,快赶上西施了。

首先,她的颜值没有超过西施;其次,她比西施差不太远。

这句话所描述的姑娘,尽管比“貌若西施”或者“比西施还美”要逊色,但也非同小可。你如果这么去夸一女士,保准她心里美滋滋的。好比说——

  • 听说这小子最近发了,都快赶上马云了。

那这位起码是一省级首富。

因此,“快赶上西施了”也能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,是价真货实的比喻。并且它有明显的“比较”色彩,因此也是一种较喻。

那它属于什么较喻类型呢?它的本体弱于喻体,因此不是强喻,也不是等喻;它又是正面的、褒义的,因此也不是弱喻。

这种比喻是较喻研究的一个空白,还没有名字。它的特点是,本体从左侧靠近正面的喻体,因此我给它取了个名儿,叫做近朱喻(原创)。

近朱喻在数轴上的位置,如下图所示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梁山好汉花荣,绰号“小李广”,意思是说他的战力跟李广相比,稍逊一筹,因此是近朱喻。显然,这个绰号是对花荣的溢美,是正面的。

这个案例很清晰的表明:尽管近朱喻中的本体比喻体要“弱”,但其感情色彩却是褒义的。前提条件是,喻体必须足够“强”,本体跟在它后面才能沾光。

有近朱喻,自然就有近墨喻(原创)。怎么说呢?

  • 这姑娘真难看,快赶上东施了。

这个比喻的本体,是从从右侧靠近负面的喻体,所以叫近墨喻,取值范围如下图所示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尽管近墨喻中的本体比喻体要“强”,但其感情色彩却仍然是贬义的。因为喻体实在太弱了(近墨喻成立的前提条件),本体“胜之不武”,跟着受到拖累。

一不留神,我们填补了比喻研究的两个小小的空白。

09、小结

我们不妨把以上关于颜值的比喻同时标注在数轴上,如下图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那么整个数轴,只剩下原点附近的区域(标红部分)还没有“开发”,它有没有比喻意义呢?

落在这个区域里的人,就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普罗大众,颜值如同川普之前中美关系:好也好不到哪儿去,差也差不到哪儿去。

这个区域里面的人,颜值的差距不大,相互作比,比喻是不成立的。

什么道理呢?我们(公众号:管锥新编)以后会详细分析,这里表过不提。

通过这张图,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,各类较喻中本体相关指标的”大小“关系。

如果你要夸人,肯定要用原点右边的比喻类型。夸人的烈度,强喻是最猛的,等喻次之,近朱喻再次之。

如果你要损人,则要用原点左边的比喻类型。损人的烈度,弱喻最猛,等喻次之,近墨喻再次之。

至此,我们实现了对较喻的全数轴无死角的研究!

这就是理科与文科的区别,不能容忍太多的定性分析,非得整出个钉是钉铆是铆。

马克思说过:理论一经掌握群众,也会变成物质力量。

我们也可以说:数学如果掌握语文,也会变成套路。

很多学问,可不就是这么炮制出来的。

既然是学问,就没有止境——新的问题又来了:

寻找“分量”相当的喻体固然不容易,可是较喻只能给出“大小”关系,不够“精准”,有时候用起来还是不太方便。

比如吧,有一个姑娘,长的还可以,但说她“快赶上西施”了,又有点夸张。该怎么办呢?

10、倍喻

暂时放松一下,欣赏一幅漫画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中年人经历的人事多了,对红尘有所参悟,“王霸宏图,尽归尘土”。

但如果因此就说“中年人像出家人”,又有点过。怎么办?

把喻体打个半折,两者的“出世程度”就相当了。

受此启发,我们可以给出上节难题的解决方案:

  • 这姑娘长的真不赖,跟张梓琳有八分相像。

这种本体或者喻体前面带倍数(或曰系数)的比喻,其实挺常见的。它们有明显的对本体和喻体的“大小”进行比较的色彩,因此应该算较喻。但跟此前的几个较喻子类相比,更加“精准”。我认为有必要把它们单列为一个子类,并取名曰:倍喻(原创)。

倍喻的一般表达式如下:

相似属性值(本体)≈ k*相似属性值(喻体),k≠0

倍喻兼顾了较喻的比较“大小”的特点和等喻的“精准性”,因而更显得煞有介事,望之俨然。可以理解为比喻和精细(另一种修辞手法,关注公众号:管锥新编,阅读相关文章)的叠加运用。

再看一例:

  • 三个臭皮匠,抵个诸葛亮。(谚语)

这个例子稍有不同,本体前面带有系数3,而喻体前面没有系数。其实本质上没有差别,如果非得跟前面的案例保持一致,换算一下即可:

  • 一个臭皮匠,抵三分之一个诸葛亮。

根据k的取值范围的变化,我们可以看出倍喻跟此前各种较喻子类的关系:

  • 0<k<1,近朱喻/近墨喻(取决于喻体的褒/贬)
  • k=1,等喻
  • k>1,强喻/弱喻(取决于喻体的褒/贬)

再欣赏一幅漫画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胖的跟两个人似的,属于典型的倍喻。

再看一个有点特别的案例:

  • 他比一百条毒蛇还毒。

这是【倍喻+弱喻】的叠加运用。

小结一下:如果本体和喻体的“差距”过大,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作比,等喻无法成立,则可以尝试在本体或喻体前面加上一个调剂系数,以促成二者的相似关系。

11、反喻

如果倍喻的系数k=-1,会是什么情况呢?我们把”东施效颦”这个成语稍微展开一下:

  • 东施又不是西施,皱眉捧心真难看。

以上这句话,如果翻译成数学语言,大概是:东施和西施的颜值“差不多”互为相反数,二者的绝对值大约相当,正负号相反。表达式如下:

颜值(东施)≈ -颜值(西施)

再看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:

  • 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

人不像草木那样无情,其实蕴藏着潜台词:人像草木的反面,是有情的。

这种“不是(像)”的句式,是一种反向作比的比喻,名称就叫作反喻。它从喻体的相反或相对的方面来说明本体的正面,是一种曲折描述事物的方式。

反喻为我们寻找喻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:寻找本体的”相反数”。

比如,不少人在生活压力之下,有点撑不住的感觉,恨不得想哭一场。怎么用比喻来表达这种感觉呢?

如果按照习惯思维,去找一个“撑不住的”喻体,还真不太好找。怎么办?

试试去找”撑得住的”东西。请看下面这幅漫画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反喻既能激发读者从喻体的反面去联想本体的相关特征,同时也留下悬念:本体的正面到底像谁呢?因而多了一个想象的空间。

反喻尽管从表面上看貌似“否定”了相似关系,但其本质是反向作比。这是一种逆向的认知或创新方式,好比反向模仿也是模仿一样(即反仿,关注公众号:管锥新编,阅读相关文章)。

因此,反喻的“不像”只是表象,“相反”才是本质。

再看一个例子:

  •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让。革命是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。(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》)

这是【反喻+博喻】的叠加运用(关注公众号:管锥新编,参阅博喻相关文章)。主席的这几个喻体看似信手拈来,其实有讲究的,它们有一个共同点:低烈度。把它们连珠排出,强烈地反衬出革命的“暴烈”。

12、设喻

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是不断变化的。美女的颜值也不例外。比如:

  • 这些网红主播,上了妆就是西施,卸了妆就是东施。

这种附加条件的比喻也挺常见,值得单列为一个比喻类型。至于名称——本来“设喻”挺合适的,但是很遗憾,这个词儿已经被“人”霸占了,是指借用故事来讲道理,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,就是用的这一招。

我琢磨了好久,仍然没有想到更好替代方案,只好还是借“设喻”一用。

又到了漫画时间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“读书像点菜”的前提条件是:如果太胖了。

再举一个真假文艺青年都知晓的案例:

  • 你若安好,便是晴天。(白落梅《林徽因传》)

再看一个大神的作品:

  •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,至少两个。娶了红玫瑰,久而久之,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还是“床前明月光”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,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。(张爱玲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)

这是张爱玲非常有名的一段比喻,揭示了“臭男人们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”的龌龊心理。意思很简单,但表达的形式非常妖娆,耐人寻味。

其实这段文字是设喻的复杂运用:两个本体,三个假设条件,分别对应三个喻体,彼此交织在一起,一共有六个比喻。

我们用一张表格来梳理一下它的脉络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是不是有点像数学中的分段函数?或者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case语句?

同一个女人,在不同条件下,“变身”不同的喻体,表达了男人心中迥异的爱恨情仇。

以女人1为例,对应三个喻体——

  1. 红玫瑰,浪漫热烈,醉香迷人。
  2. 蚊子血,让人厌恶,并且还隐含着多层意思:这对夫妻整日缠斗不休,还见血了;这个女人索取无度,像吸血的蚊子;这个男人恨不得想一巴掌拍死“它”,然后另娶白玫瑰……
  3. 心口上的朱砂痣,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。

张爱玲像诺兰一样,玩弄时光倒流的技巧,允许男人将婚姻反复推倒重来,随便换媳妇,然后分别进行“兵棋推演”,推导出来的婚姻生活都是一地鸡毛。

张以此来警示天下男人:别他妈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,娶了谁,到头来都是一个操性。

当然了,并非所有的婚姻都如此不堪,神仙美眷还是有的。张爱玲的文字艺术自不必说,就是对人生太悲观,并且近乎绝望。所以王小波说她的作品像是临死的人写的,感情脆弱的人少看为妙。

那就再看一个纯情点的例子,重温一下初恋的感觉:

运用打比方的成语有哪些(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句子)

“读他的朋友圈像做阅读理解”的前提条件:如果喜欢上他。

13、尾声

聊了这么多,其实都在帮你解决一个问题:当你找不到“分量”相当的喻体时,以上这些比喻都有可能成为替代方案。

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有比较强烈的对本体喻体的相似关系进行判定的色彩,因此可以统称为判定型比喻。

为了方便对比理解,我把以上“颜值”系列的比喻案例搁在一起,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判定型比喻组,如下所示:

  • 她比东施还丑。(弱喻)
  • 她貌似东施。(等喻)
  • 她快赶上东施了。(近墨喻)
  • 她快赶上西施了。(近朱喻)
  • 她貌若西施。(等喻)
  • 她比西施还美。(强喻)
  • 她又不是西施。(反喻)
  • 她这颜值,估计能及西施的三分之一。(倍喻)
  • 这些网红主播,上了妆就是西施,卸了妆就是东施。(设喻)

需要说明的是,我们借用数学工具,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各种“大小关系”,煞有介事地做了“严密的”分析。但是这种分析,只能辅助理解,而不能机械理解。

以上比喻案例,都属于文学语言,这些“大小关系”只符合情感逻辑,跟严密的、理性的数学逻辑完全是两回事儿。所谓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对同一个美女,不同的人“打分”大都不一样。

孩子写不好作文的真相,居然是……

赠人玫瑰,留有余香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qibo_seo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
相关推荐